晋祠坐落在山西太原悬瓮山下,这里山环水绕,古木参天,百余座殿、堂、楼、阁林立其间,古色古香,造型优美,还有那著名的周柏、隋槐,老枝纵横,至今生机勃勃,郁郁苍苍。殿阁楼台自古以来就有“不游晋祠,枉到太原”之说。晋祠山美、树美,建筑也美。然而,最令人陶醉的要数那甘醇清洌的晋祠泉水。晋祠有三泉即难老、圣母、善利三泉,这三股清泉为晋祠增添了小桥流水的情趣及曲径通幽的意境。泉涌清流,四面碧波荡漾,杨柳依依,将晋祠点缀得颇具江南风味。被称为“晋祠三绝”之一的难老泉,俗称南海眼,位于水母楼前,是晋水的主要源头,也是晋祠风光的荟萃之地。泉水从地平线下约5米的石岩中涌出,清澈如玉,游鱼可数,冬暖夏凉,长流不息。北齐时,有人撷取《诗经·鲁颂·泮水》中“永锡难老”的诗句,名之为“难老泉”。
传说故事
相传,聪慧贤淑的柳氏嫁给古唐村(晋祠)为媳之后,遭婆母虐待,命她每日从远处挑水。某日柳氏路遇一位白衣大士,讨水给他骑的白马饮用,柳氏慨然允诺。饮马完毕,白衣大士将手中两龙吐须的马鞭赠给她,并告诉她,将鞭子插入水瓮,需水时只要一提,便会水来瓮满。柳氏到家一试,果然十分灵验。三天过去,婆婆一次也没见媳妇去挑水,却见瓮里水满满的。仔细一看,瓮中还插着一条马鞭,于是抓鞭在手,欲打媳妇。谁知鞭刚被抽出瓮外,清水立即顺瓮口涌泻。大水冲走了婆婆,危及到全村人生命财产安全。柳氏见状,毅然用坐势盖瓮,坐压其上。大水压住了,村庄转危为安,柳氏却因此而献身。难老泉上水母楼的水母,就是依“柳氏坐瓮、饮马抽鞭”的传说塑造的。事实上,悬瓮山石灰岩中的地下水是从溶洞中涌出,并冲破松散盖层而成泉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