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画家高其佩的绘画技法“指头画”:手指也能画画吗?
清代画家高其佩临摹古代绘画数十年,以不能自立面目为憾。他冥思苦想,朝夕揣摩绘画技法。一天,高其佩作画疲倦了,小憩片刻,梦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将他带入一间挂满名画的屋子。可是屋里除了一盂清水,无笔、无纸、也无墨。急于临摹的高其佩便用手指蘸清水在桌上练习。梦醒之后,高其佩兴致倍增,遂回忆梦中场景,用手指蘸墨作画。不料以手指作画竟别有一番韵味,高氏便放弃了以毛笔作画的方式。这种以手指模仿毛笔起止、顿挫、转折等技法创作的绘画被后世称为“指画”或“指头画”。
“指画”当然不只是用手指作画,可以根据作品的尺寸大小,运用手掌的各个部位来完成。小幅的作品可用无名指、小指来画;大幅的作品则需要三根手指并拢,或用手掌、手背来画;比较精细的地方可用指甲蓄墨,画出细如发丝、柔而不弱的线条。因为用手指作画是建立在毛笔作画的基础上,所以要求手指作画也要有粗细变化、提按顿挫、浓淡干湿等丰富的变化效果。可以说,用手指作画的难度比毛笔更大,由于手指蓄墨较少,手和纸的摩擦力又较大,所以常常会出现断续不连的线条,也导致了画面容易琐碎。
“指画”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画家张璪,据画史记载,张璪“偶于运笔中有未称意处,辄以手指抹绢素,以为涂改”。如果说张璪开“指画”之先河,高其佩将这一绘画技法进一步完善,那么现代画家潘天寿则又将其发扬光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