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说徐悲鸿画的马“一洗万古凡马空”?
历代都有画马名家,如曹霸、韦偃、李公麟等,但他们笔下的马终究摆脱不了受人役使的命运。徐悲鸿的马却独有一种精神抖擞(sǒu)、豪气勃发的意态。他画马是借助马的气势抒发情感、信仰和追求。马的剽悍、驯良、勇猛、忠实、耐劳等特点,与画家的艺术个性十分相通。徐悲鸿画马重在画马的风骨,用线简练奔放,干湿、粗细得当,着色略带凹凸法,这是糅合中西画法的成功尝试。《群马图》、《奔马》、《群奔》是他画马作品的代表作。
《群奔》中野马豪放不羁(jī),精神抖擞,倾注了画家渴望自由的思想感情,体现着一种雄壮的气魄,散发着英雄主义的精神。徐悲鸿做此画时正旅居印度,他从报上得知中国军队在鄂北痛击了日本侵略者,乘兴挥毫,画下这幅逸兴横飞的佳作。借这幅《群马图》,他抒发了自己对国家、民族的满怀希望以及对抗战必胜的信念。